領導者做到高明決策的3要素
發布人:JK 來源:銷貓 發布時間:2018-09-13 09:59:30
薦讀 / 陽林峰
“滴水成河,粒米成籮”
在“聽話貓”APP,每天一篇名家薦讀
和你一起發現閱讀之美
延伸閱讀:
繼此前中衡集團董事長陽林峰先生對著名管理專家楊思卓的著作《新領導力》中的“學習力”做出解答之后,如今又結合相關內容,對書中的第二點“決斷力”做出了解答:
決斷力,就是判斷行動的時間、空間、內容與形式,選擇最優行動方案的能力。
首先,決策是一個科學面對問題、正確分析問題、高效解決問題的過程。
1、面對問題。不要有漠視與恐懼的不良心態,比如面對成果時,成熟的領導者會說:成果是我們的成果,責任是我的責任。
2、分析問題。領導者一般有3種方法:一是運用“蟲視”觀察法,向前一步,看清看透;二是運用“鷹視”觀察法,后退一步,加大畫面;三是換個角度,截然不同。
3、解決問題。領導者往往有4個方法:在切入點上,利己或利他;在方式上,努力或是借力;在節奏上,熱處理或冷處理;最后在解決問題的意愿上,主動或被動。
其次、關于領導決策的元程序。
決策的結果其實是思維的產品,領導者要做到高明決策有這3個要素:
1、既重局部,更重全局。
2、既要多謀,更要善斷。
3、既要利弊,更要是非。
第三、關于決策者的時間智慧。
一個好的決策,猶如排球場上一記漂亮的扣球,每一次都會贏得滿場喝彩。
其中決策時間包括四個點:標準到位、情報到位、參謀到位、決策到位。
第四、關于決策者的空間智慧。
新經濟時代的領導者,要有頂層設計的眼光,以全局的眼光看問題。
這就要求領導者對所領導的組織在全局中的角色有清晰的定位,并充分考慮各方利益。同時,為了顧全大局,要敢于犧牲自我利益。
第五、關于決策者的辯證智慧。
這里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內容:
1、思維平衡模型。企業運行離不開股東、員工、客戶、社會這幾個相關利益者,如何將四者做到最大化是關鍵。
2、三維幸福模型。新經濟時代要建立新的考核標準,一是社會公益,二是客戶需求,三是股東利益,四是員工幸福。
3、員工幸福的3個指數。一是收入指數,二是公平指數,三是夢想指數。
分享到: